返回首页
您还没有登录!   登录 | 免费注册 | 搜索 |
陈韵普洱茶厂
  文章
云南茶山详细资料及点评

前一篇 中华诵(音乐) 新一篇 云南茶山详细资料及点评

茶山详细资料及点评

小景谷乔木古茶

  景谷乡海拔2200米,四季气温平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7.5度。 
    景谷乡有着悠久的种植、生产及经营茶叶的历史。相传神农氏尝百草中毒之后,经思茅到达景谷大石寺脚下的原始森林中毒性发作,无奈随手抓一把绿叶嚼咽下去,突然感觉全身舒服,精神焕发。神农氏发现这种野生的树叶能有如此神奇的作用,便号令当地百姓移植栽培,这种野生的树叶来食用,

保安康,并把它命名为“茶”。。 
    传说只是民间一种美好愿望之体现。但小景谷乡种植茶叶历史悠久却是不争的事实。据史载,早在咸丰年间,景谷镇(今景谷乡)的民众就在文笔山、苦竹山、马鹿山等地种茶自食自用。清朝光绪末年,景谷乡纪家村的前清进士纪襄廷(名纪肇猷),弃官还乡,潜心研读《茶经》。经考察,以景谷的气候,土质之宜于种茶,并向外选购种籽,先于陶家园试种百株,复于塘房山续种数十万株,精心培植,数年之后蔚然成林,可供采摘。并以栽出者资为观摩,广范倡导,资助开荒恢复老茶园和新植茶园。使景谷荒山变为茶山、景谷河两岸形成茶区,如今存活在文笔山、苦竹山的栽培型古茶园面积约1500亩,散生于箐边杂树林中。绝大多数直径有碗口粗细树龄约二百年。历史上茶农一直在采摘利用,加工,销售。
景谷乡的古树生茶具有茶香高扬、水甜柔,甘醇顺滑,回甘绵长的特点。与易武高山茶品相近似。这种特性既与其叶种、当地的土地环境、气候有关。更与其制作方法有关。景谷乡人制茶与其它茶区的制茶最大区别在于揉捻较轻,茶叶的内含的苦涩味物质揉出较小,这种独特的工艺极大地保存了茶叶内含的茶多酚、儿茶素、氨基酸、糖类物质和咖啡碱等有效物质。既保持了云南大叶种茶的高香,甘甜、韵长、气足、耐泡、。又极大地减少了云南大叶种晒青生茶新饮的苦涩。而随时间的陈化,越陈越香,越陈越浓。绝非坊间把苦涩当茶气的误人之徒说的“茶气弱”、“越陈越淡”。易武茶作为“瑞贡天朝”的贡茶,为适应北京贵人喜爱高香、甘甜的茶味,亦以此法制茶。从遗留下来的易武旧茶,及本人自藏几年的景谷茶即为明证。
景谷乡人制茶的方法据本人考证应该是参考了景谷的另一种历史名茶-景谷秧塔大白茶的制作方法。

 

品名:景迈古树茶
    惠民乡芒景、景迈村有一片生长在原始森林中的茶园,据芒景缅寺木塔石碑上的傣文记载,景迈古茶园的种植始于傣历57年(公元696年)距今已有1300年的历史。整个茶园分布在海拔1400米的山区,占地2.8万亩,实际采摘面积10003亩,古茶园与高大常绿阔叶林交错生长,古茶树为单株,株距24米,行距36米,古茶树直径多在0.10.3米、少数在0.3-0.5米,树高24米,为乔木树型,树态衰老,人为砍伐或干预茶树生长痕迹明显,多数茶树上长着“螃蟹脚”和多种寄生物。其中最大的两株分别于1956年和1976年被砍和烧掉,现存最大的两株,1号古茶树树高4.3米,基部干径0.5米,树幅6.3米,离地0.55米处分出2枝;2号古茶树高5.6,基部干径0.4米,树幅5.8米,离地面0.77米处分出2枝。历史上,景迈古茶园的茶叶一直采食和出售,很早就用马帮驮到普洱进行交易。据傣文历史记载,从元代起这片古茶园的茶叶就销往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国家。景迈古茶园是目前全世界所发现栽培型古茶林中茶树数目最多、面积最大,历史最长,茶树个体年龄相对较大,保存比较完整的栽培型古茶园,是古老的普洱茶重要的产地之一。
 
 
    相传,傣族和布朗族的先民在抗击外族入侵的战斗中结下了友谊。为了表示两族世代团结合睦,西双版纳土司把第七公主南腊米嫁给了布朗族头人岩冷,共同管理茶山。经过几个朝代不停的开垦种植,发展到万亩规模,整个茶园由景迈、芒景、芒洪、翁居、翁洼等傣族、布朗族村寨连成一片。 
    已经流传千年的布朗族典籍《奔闷》中详细记载着布朗族英雄岩冷与茶的故事。岩冷一个传奇式的人物,可以与希腊神话中的那些天神媲美,但更具人性,岩冷最后死于一次族人相争的阴谋,他临死前说:“我要给你们留下牛马,怕遇到灾难死掉;要给你们留下金银财宝,也怕你们吃光用光;只给你们留下茶树,让子孙后代取不完用不尽。” 
    一个英雄去世了,但他却留下了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宝贵财富。至今,每年农历六月初七,布朗村寨里还要举行一种叫“夺”的活动来祭茶和祭奠岩冷,时间长达数天,要进行镖牛等隆重仪式,中心地点就在芒景的岩冷山上。芒景布朗族的《叫魂经》等典籍中,不仅记载着祖先迁徙的历史,也留下了这样的话:“叭岩冷是我们的祖先,我们的英雄,他给我们留下的竹棚和茶树,是我们生存的拐棍。” 
    一千多年过去,沧海桑田、今又是换了人间。但这根绿色的“拐棍”却更加郁郁葱葱,支撑着布朗人的子孙们平和安详地生活,当地各族群众世代享受着万亩古茶园给他们带来的恩惠。 
    走进古茶园,只见古木参天,高大的古茶树形态各异,树身裹满了厚厚的苔衣。古茶树寄生着一种叫“螃蟹脚”的植物,具有药用价值,被誉为“茶茸”。是景迈古茶园独有的,从前茶叶交易时以此证明茶产地的特殊标志。在景迈、芒景茶山,最有名的是布朗族的“腌茶”。当地布朗人采摘古茶树上的嫩芽,用竹筒腌制而成,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茶了,把茶当菜吃,这在中华和世界茶文化中绝无仅有。
    据记载,景迈、芒景万亩古茶山500年前曾受到过一次火灾,400年前遭受过一次虫灾、上世纪未遭受过一次霜灾,虽然遭受过多次自然灾害,但如今古茶园仍生机盎然一片葱绿,近年平均年产鲜叶200万公斤,可制干茶500吨,几乎全部销住国外,价格高得让人咋舌。 
    由于景迈、芒景的古茶树多生长在万木丛中,与数百种野生植物、药物共存,采取花蜜的飞鸟和各种小动物繁多,导致异花传粉丰富又特别,具有珍贵的药物含量,喝了景迈、芒景的原始生态古茶,可以清热解毒,帮助消化健胃,防治血管硬化,消除疲劳,延年益寿,具有特殊的保健功能。故生活在景迈、芒景一带的布朗族、傣族长寿老人较多、七、八十岁老人牙齿完好,眼明耳聪,记忆力好,生活自理能力强。古茶树制出的茶是茶中的极品,茶园的古老和茶叶的珍贵,留下了许多以茶为礼的佳话,早在1950年,芒景村的布朗族头人苏里亚(布朗族名为岩洒),参加云南省少数民族代表团去北京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一周年国庆观礼,他的筒帕(挎包)里就装有5公斤从古茶树上采摘下来的嫩芽,经布朗人精心特制的“腊各信”(小雀嘴尖茶)。在中南海,岩洒将这包“腊各信”亲手送给毛主席。现在,古茶林里的碑上,还写着岩洒送茶叶到北京的事情。
    2001年在上海召开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论坛大会上,人们见到各国政要穿着唐装满面春风的场面,使当年在中国内地唐装盛行,着实火了一把。但江泽民主席送给各国首脑的礼物中,有一合外观精美的茶叶,其茶叶就是采摘自景迈万亩古茶园后精心加工而成,这却鲜为人知。至于作为礼物送给各级官员,平民亲朋好友的,多得无法叙述。 
    莽莽茶林里,布朗族、傣族、哈尼族山寨就洒落其间,古茶树的树龄似乎就是山寨的历史。随便一株古茶树,都有几百年;随便一个山寨,都已存在了几十代人。这里的民族真正算得上原住民了,他们世世代代采摘古茶食用。摘下茶叶、晒了制了,又通过茶马古道带去遥远的地方,远得令山寨里的头

和最博学多才的祭师都说不清道不明。
    一千多年的种茶史,布朗人掌握了多种茶叶品种的制作:“腊告”(干绿茶)“腊拉”(大粗叶茶)“腊贺”(糯米香茶)“腊各信”(小雀嘴尖茶,当年送给毛主席的就是这种茶)“腊广”(圆形的紧压茶),也就是后来誉满天下的普洱茶。这些茶都是难得的精品,只要你有幸亲临布朗山景迈古茶园,都可以品味到它的芬芳。
    在景迈、芒景茶山,森林与村落没有明确的界线。人们就生活在茶林中,连空气都彷佛飘散着茶叶的清香,让人分不清倒底是茶园还是村寨。1994年,日本名古屋茶叶协会理事长、国际著名茶叶专家松下智先生来到景迈古茶园考察,把万亩古茶园赞誉为人类最早开发利用茶叶的珍贵的“茶树自然博物馆”,是中国的“国宝”。1999年,昆明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在“茶树区”里,曾展示过两棵巨大的千年古茶树,就是从景迈古茶园移植去的,世博会期间,令来自世界各地的茶界人士惊叹不已。后来,因水土不服枯死了。但在景迈、芒景还有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茶园,多得数不清的古茶树年年吐着新绿,展现着勃勃生机。 
    澜沧景迈万亩古茶林、对研究中国茶叶发展史、古代茶树农艺、茶叶与民族的关系、古代茶叶规模种植经营、古代茶叶贸易等方面都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

  景迈茶香气高扬持久,汤质醇滑,上颚中后段的清甜略带花蜜香为其特色,与舌面中段甘韵表现佳。喉韵蜜香甘润。

景谷秧塔大白茶

   大白茶产自景谷县,海拔1600米的秧塔村,是九十年代云南大叶种的标准样。据史料记载,秧塔大白茶种植历史有164年,清道光20年(1840),茶农陈六九从勐库茶山采得数十粒种子,藏于竹筒扁担中带回种植,当时种植的老树尚在,而且长势良好。秧塔大白茶是一名贵单株,历史上大白茶的制作方法,清明前后,采摘一芽二、三叶初展,鲜叶采下后,随即手工杀青,然后摊凉揉捻,揉捻一道后,经充分解块,均匀地摊在蔑笆上,曝晒到半干时,再复揉一道(称为收二道浆),然后抖散,晒干即成。在封建王朝时为适应北京贵人喜爱高香、甘甜的茶味,二道揉茶均较轻,并将每条茶叶拉直制成龙须茶,以红丝线扎成谷穗状,进贡朝廷,称为白龙须贡茶。大白茶与其它茶叶有明显差别:芽叶披满茸毛、成茶肥硕重实,白毫显露、条素白、气味清香,茶汤清亮,滋味醇和回甜,耐泡饮并具有橄榄清香的特点而著名于世。成为茶中珍品,名声远播。1981年就被评为云南八大名茶之一。是上世纪我国晒青毛茶国家标准样制作的指定品种,能比较全面地代表云南大叶种茶树的风格特点。并载入1989年农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茶叶卷》。
秧塔村现在行政上属景谷民乐乡,地域上距离景谷乡更近,故景谷乡人制茶的方法一直与大白茶的制作方法一至,并把茶叶拉成直条称为“把把茶”。

    名:踏遍青山——邦崴
    份:20084
综合评签:一棵千年古树令邦崴古茶名震普洱茶界。本茶采用澜沧江畔海拔1900米的富东邦崴古茶区的乔木老树为原料。此地云雾缭绕,温暖湿润,山高林密,远离污染,是大自然孕育而成的天然绿色食品。它在自然中呼吸,在空气中持续发酵,存放越久茶香越醇。其香气高锐持久,是云南大叶种特有的独特香型;它滋味浓烈,醇厚稳健,汤色清澈明亮,越陈越香。随著陈期的延伸,品质越佳.百年珍品,价比黄金。

品名:困鹿问鼎困鹿山中藏古韵 ,岁月增香空其群.君王自古品新茗,
       太后无缘识陈香.
原  料:普洱困鹿山皇家茶园2008年春茶

古道论茶:  
  普洱市宁洱镇困鹿山古茶山海拔高达1900米,属于无量山余脉,因为拥有上千年上万亩古茶园而被人们称之为“茶之博物馆”相传为清代皇家茶园。是目前宁洱县境内发现的面积最大、保护最完整的古茶树群落。根据有关专家考证,树龄最大的在2000年以上,其中一棵古茶树已经被著名演员张国立认养。
  古茶园中的过渡型古茶大、中、小叶种相混而生,香型独特,在云南三大茶区中独有此茶能称得一个"雅"字.茶香清雅、高锐、持久,韵长。新茶入口微苦化甘转甜,口感香、甘、甜相混而生,丰富沉厚,喉韵甘润持久,气蕴上扬而沉实。无愧皇家茶园称号而问鼎普洱茶界。

品名:老班章
原料:20084月老班章村古树晒青茶
古道论茶:班章村位于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南方约六十公里路程,平均海拔约1700米。有新、老班章茶区之分。本茶属老班章茶区,皆为百年以上的古树。在云南大叶种中,论香气、口感、有很多古树茶比老班章优胜,近年老班章能胜于易武、景迈等名茶而成为普洱茶之王,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是其风格特点非常独特。老班章茶具有二大特点一是向以质重、气强著称。口感刺激性强而协调、舌面苦味重、回甘快、茶气强而持久,香气下沉,回甘强而集中于舌面中后部。舌尖,上颚表现不明显。二是耐泡度高,头春茶可泡三二多度且越泡越清甜。在云南三大茶区中难找到风格近似的茶品。

普洱茶王---老班章
               
老班章位于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平均海拔约1700米。其风格特点常
           
独特,向以质重、气强著称,口感刺激性强而协调。舌面苦味重,茶强
           
而持久,香气下沉,回感强而集中于舌面中后部。舌尖、上颚表现不显,
           
涩味集中在舌尖,新茶表现更为突出。老班章另一独特风格是泡淡后泡
           
越清甜。在云南三大茶区中很难找到风格近似的茶品。
           
一、老班章采集时间:春茶分为头春、二春、春尾,采集时间为3
月下旬至5月中旬,最佳采集时间为42日至20日,此时的春茶茁壮、肥厚、内含物丰富。夏茶采集时间为5月中旬以后。秋茶采集时间为9月下旬至10月上旬。
           
二、老班章春、夏、秋三季茶的特点
           
春茶的特点:质重、气强、回甘持久、香气下沉的特点。春茶苦味较重、口感润厚。秋茶的特点:秋茶能明显表达老班章质重、气强、回甘持久、香气
 
下沉的特点。秋茶苦味较轻,新饮也佳,但缺乏春茶的润厚。
           
夏茶的特点:香气及口感均不能明显表达老班章质重、气强、回甘持久、香气下沉的特点,水味较重、苦涩味较重,且味薄,是一年中口感及香气最差
 
的茶。由于受天气影响,夏茶通常采用半烘半晒干的方式,如不是1天晒干的
           
茶,冲泡的汤色将持续多泡都会出现浑浊不清,口感不佳。
           
三、老班章成品茶价格:一是受市场调节价的影响;二是春茶是价格最贵的,其次是秋茶,夏茶价格仅是春秋茶的三分之一以内;三、茶品质量、茶品采集嫩度、茶树树龄大小、做工工艺、年份等多种因素影响。据调查,目前市面上当年纯料老树老班章、质量上乘的春茶零售价格为1600/斤左右;秋茶为1200/斤左右;夏茶400/斤左右。

品名:昔归芒绿
原料:20084月邦东昔归芒绿山古树春茶
古道论茶:位于澜沧江畔的昔归芒绿山,因多种芒果树而得名。古茶树间种芒果,得天时地利之美,茶叶品质历来优秀,因地理纬度、海拔、土壤、气候、水源、生态环境、树龄、培植方式、加工工艺等特殊因素,使其内含生物碱、茶多酚、维生素、氨基酸、芳香类物质等含量丰富,汤色明亮清澈、香高气扬、滋味微涩甘甜,喉韵沉香鲜爽、茶气醇厚、回甘生津的特点。此茶年产量极低,多作政府用茶或由行家自藏,市面上极少有售,彌足珍贵。

品名:踏遍青山——忙肺
原料:2008年永德勐板忙肺古树春茶
古道论茶:永德县是世界茶树发源地之一,至今还生长着中华木兰以及大面积的野生型、过渡型、栽培型的古树茶,此茶以栽培型勐板忙肺大叶群体种的百年古树茶为原料,汤色清澈明亮,香气馥郁高扬,口感饱满协调,甘醇顺滑带微涩、舌底生津明显,喉韵甘润持久。除名气外不输任何名山茶。难怪多年来一直受台湾普洱茶人重视。

品名:踏遍青山——蛮砖
原料:2008年蛮砖茶山古树春茶
古道论茶:蛮砖茶山包括曼庄、曼林、曼迁三个寨子,东接易武,北连倚邦,居于古六大茶山的中央位置,是目前古六大茶山保存得最好的茶山,茶树生长较好,大多未经矮化。口感清甜甘润,带冰糖香,饱满香滑、舌面微苦。口感香气较沉,不若易武香扬而质厚过之。

品名:踏遍青山——勐宋
原料:2008年勐宋保塘古树春茶
古道论茶:西双版纳有二个勐宋,分属勐海县与景洪市。本茶为勐海勐宋保塘村的老树茶,此地现存古茶树约1000亩,树龄多在500-700年之间。密度为125/亩。古茶园生态环境良好。此茶揉捻较紧结,故入口苦涩味稍重,但化得很快,香气高扬而沉实,口感饱满丰富,回甘强而持久。唯汤质下沉感稍弱。

品名:南糯山古树茶
古道论茶:位于勐海县东侧的南糯山,平均海拔1400米,目前保留着一千多公顷混生的古老茶园,应是一千多年以前布朗族所摘种、荒废遗留的茶园。在复杂多变不同气候的南糯山中生长的古树茶皆有不同的特点,此茶味正,质厚,香扬,清甜,爽滑.新茶口感刺激性较高,茶气强,甘韵足.藏旧后醇滑味厚.长期受到普洱茶友的追捧,
实为难得之好茶

品名:踏遍青山——易武
原料:2008年易武麻黑古树春茶
古道论茶:易武古镇位于西双版纳州勐腊县西北的山顶上,是著名的茶马古道源头和普洱茶的原产地之一。凭借其悠久的历史与“瑞贡天朝”的殊荣而一度成为普洱茶的圣地。目前易武茶区栽培野生茶年产约六十吨,大多为人工矮化过的老茶树,树形并不很高大。基本是散种在山野树林之中,阳光漫射时间长,生态环境一流,应为易武茶香、甜、甘、润的重要因素。历史上易武曾作为贡茶,为减低大叶种的苦涩度,传统的手工做茶采用轻揉捻的方法减小其揉出物,故新茶滋味稍淡,但由于采用晒青的杀青工艺,保存了茶叶的活性,存放一段时间后茶汤的滋味较新茶更浓醇。本茶新品香扬水柔、甘醇顺滑带冰糖香,喉韵甘润持久,苦涩度低,属刺激性较低的茶品;因采摘过度及天气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汤质较薄

勐库坝糯古树茶

香高味强性刚坚, 
  勐库奇种本英豪。千年古树今尤在, 
                何须假借易武名! 
  勐库大叶种是首批国家级良种,历代皆为云南名茶,其起源有二种:一是由勐库特有种野生茶人工驯化变种.二是距今三百多年前由西双版纳引种至勐库后变种,遂有现今勐库大叶种。以致勐库种栽培野生茶口感香型与易武茶区类似,因气候地理上的差异,汤质较为刚强。勐库古茶山以冰岛为界分东、西半山,所产之茶各具特色。坝糯大寨是勐库东半山茶的代表,道路极难行走,每逢雨后,唯马帮方可出山,也是现存古茶树最多的寨子。此茶采其古茶树头春一芽二、三叶精制成,汤质充满阳刚之气,高香、劲扬、味刚,甘甜质厚,茶气强而有力,气足韵长。不输易武正山。尤其口感中段的丰富度、饱满度、协调度,在云南大叶种中无出其右者。

大雪山野生古茶
咏雪山兰韵,雪山叠翠,双江争流,有野茶如兰.古树新芽,占住彩云第一春.
综合评签::临沧的勐库是世界是茶叶起源地中心地带之一,大雪山野生古茶树群落,是目前全世界发现的海拔最高、密度最大的大理茶种群落。生长群落地处双江县大雪山中上部,分布面积约12000多亩,海拔高度为2200-2750米。勐库野生古茶树属于野生型野生茶,在进化形态上,比普洱茶种还原始。该茶树种具有茶树一切形态特征和茶树功能性成份(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等),可以制茶饮用;由于基因原始,产于高海拔寒冷地区,该茶种特具抗逆性强、抗寒性尤强等特点,是抗性育种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宝贵资源。该茶特有勐库种特色:头春新芽叶质肥厚宽大,香型特殊、野香中带兰香,劲扬质厚,微苦回甘转甜,沉雄而优雅,舌面甘韵与上颚中后段香气饱满,此茶采摘极难,纯正的千年野生型古乔木,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产量极低,弥足珍贵,是为普洱之无上珍品.

品名:踏遍青山——马邓
原料:2008年镇沅马邓古树春茶
古道论茶:镇沅是世界茶树起源地之一。境内九甲乡千家寨有一棵2700余年的世界古茶王列为金氏世界纪录。而马邓生态茶则为云南八大名茶之一。此茶质重顺滑,香型独特,带野生茶的甜香,上颚中后段清甜香,舌面后段与两颊甘韵明显。喉韵甘润绵长。

品名:踏遍青山——懂过
原料:2008年勐库懂过古树春茶
古道论茶:懂过位于勐库茶山的西半山,海拔:1750米,森林覆盖指数高,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勐库大叶种相传是距今三百多年前由西双版纳引进至勐库后变种。懂过的古树茶叶形略小,是否由勐库大雪山野生茶变种而成,有待考证。此茶香高味浓,苦底较重,回甘快而持久,甘甜协调不若冰岛、坝糯,而质重气强则过之。在勐库大叶茶中,风格自成一派。

品名:踏遍青山——冰岛
原料:20084月勐库冰岛村古树茶
古道论茶:冰岛古茶园是云南大叶茶的发祥地之一。从明成化年引种至今500多年,在勐库繁殖形成勐库大叶茶群体种;在顺宁繁殖变异形成凤庆大叶群体种,传入临沧邦东,形成邦东黑大叶茶群体种。被誉为“云南大叶种之正宗”。
勐库茶山以冰岛为界分东、西半山,所产之茶风格各异,冰岛古茶兼具东半山茶香高、味扬、口感丰富饱满,甘甜质厚及西半山茶质重气强之长,茶气强而有力,气足韵长。又因冰岛茶种源于易武,故其香型与易武茶极为相似,但茶气过之,形成了"易武的香型,勐库的茶气"的独特风格.

品名:踏遍青山——攸乐
原料:2008年基诺山龙帕古树春茶
古道论茶:攸乐山又称基诺山,历来被列为古六大茶山之首。龙帕古茶园为大面积混杂林茶园,总面积约1800多亩。古茶树树势苍老,估计树龄在300年以上。此茶香气高扬,口感苦涩度稍高,回甘快而持久,茶性较烈。饱满度,协调度不若易武,蛮砖。

 

此资料供参考学习之用(选自古道问茶茶叶有限公司)陈建雄老师

如有任何凝问请联系:周宇  13430313903

http://99486975.11tea.com 

http://99486975.paipai.com

QQ:99486975


2009-09-26 22:56:21 |  浏览 (1761) |  收藏 |